近日,中-非联合研究中心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联合开展的《肯尼亚植物志》编研项目取得新进展。研究团队在肯尼亚西部森林发现了一个葫芦科马?(báo)儿属植物新种,并正式对其进行了命名和发表。至今,研究团队已在非洲发现并命名13个植物新种(含1新变种),这也是其近几年来发表的第5个马?儿属植物新种。
葫芦科(Cucurbitaceae)马?儿属(Zehneria)植物有60余种,以东南亚、热带或亚热带非洲和马达加斯加为分布中心。近些年,东非马?儿属新种被逐步报道,说明该地区的马?儿属植物的多样性可能被远远低估。2016年12月,中-非中心联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科研人员组成中-非联合科考队,在对肯尼亚西部的南迪(Nandi)县开展大规模植物本底调查时,发现一种形态独特的葫芦科马?儿属植物,其花序基部明显的叶状苞片,显著区别于常见的马?儿属植物种类,这点引起了考察人员的注意。在随后三年的野外考察中,考察队员又多次针对性地收集到该马?儿其他居群的植物标本。
在武汉植物园王青锋研究员和胡光万研究员的指导下,博士生魏能等人对东非的马?儿属植物开展系统分类学研究。在充分的文献查阅和标本比对基础上,开展了详尽的形态学研究,同时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,重建了该属系统发育框架。最终,将肯尼亚西部森林采集到的马?儿属植物,确定为从未被记载的植物新种;并根据其明显的叶状苞片特征,将其命名为“大苞马?儿(Zehneria grandibracteata G.W. Hu, Neng Wei & Q.F. Wang)”,以“Zehneria grandibracteata (Cucurbitaceae), an overlooked new species from western Kenyan forests”为题发表在最近一期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。
事实上,该新种在肯尼亚西部的多个森林中都十分常见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(K),比利时梅斯植物园标本馆(BR)和肯尼亚东非标本馆(EA),在过去几十年间,均已保藏了该新种的标本,但均将其鉴定成了旧世界广泛分布的糙毛马?儿(Zehneria scabra)。该新种区别后者的主要特征包括:叶状苞片,全株近无毛,花萼筒较短(1.8-3毫米),花丝较短(约1.5毫米),雌雄花序均无柄,且花朵更密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前人开展的马?儿属分子系统研究基础上,团队加大对非洲马?儿属类群的广泛取样,重建了基于nrITS序列的该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框架。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,狭义马?儿属(Neoachmandra)为并系,支持将其并入马?儿属(Zehneria)中。并且发现,著名植物分类学专家Charles Jeffery 早在1962提出的两亚属分类系统(subg. Zehneria和subg. Pseudokedrostis)十分具有前瞻性,其总结的共衍征,包括雄蕊着生位置,药室和药隔特征,花梗长度等,能与分子系统树上的相关类群大体吻合。此外,研究还首次总结了果实形状特征(短球形和长纺锤形/椭球形)对该属属下分类系统划分的重要性。这些发现,为后续建立和完善该属的分类系统夯实了基础。
本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删除,谢谢!